安全護理規范之一;晨光里的守護
天剛蒙蒙亮,養老院的走廊還沉浸在寧靜中。清晨六點整,遵循著既定的照護流程,早班護工們的一天開始了。她們輕聲走進老人房間,嚴格遵循“輕聲喚醒”的原則,用溫和的問候開啟新的一天,避免突然驚嚇。
來到床邊,護工首先評估老人意識狀態,然后彎腰,以清晰、安撫的語氣詢問:“奶奶/爺爺,昨晚休息得好嗎?”(溝通與評估)同時,用溫暖的手輕輕掀開被子一角,遵循標準操作流程,仔細檢查床單及老人衣褲是否被尿液浸濕,并快速觀察皮膚有無壓紅或破損 (皮膚完整性檢查)。若發現尿濕,她們立即進行規范處置,臉上毫無不耐,并溫和地解釋和安撫:“沒事兒,我們按規程馬上幫您清潔、換上干爽的,這樣更舒服也防止著涼。” (及時處理,預防失禁性皮炎與壓瘡) 這清晨的第一項檢查與處置,正是守護老人身體舒適與尊嚴的起點。
依照感控要求清潔雙手后,護工準備好溫度適宜(約40-42℃)、測試過水溫的清水和柔軟的一次性或消毒毛巾 (水溫控制,預防燙傷;感控要求)。動作既輕柔又高效,嚴格遵循身體擦浴的規范順序。溫熱的毛巾小心地清潔老人身體的每一處,尤其注意皮膚褶皺部位 (重點部位清潔),動作充滿尊重。這不僅是一次清潔,更是預防皮膚問題的必要晨間護理 (預防感染與皮膚并發癥)。接著,為老人換上預先準備好的干凈、柔軟、透氣性好的衣物 (舒適與防護)。快速完成更換,確保老人身體暴露時間最短,避免受涼 (保暖與尊嚴保護)。脫去濕污,換上干爽,新的一天,從身體的基礎舒適與衛生保障開始。
隨后,是規范的口腔護理。護工協助老人取安全舒適的體位(如半臥位)(安全體位),使用軟毛牙刷蘸取適量溫水或漱口水,輕柔地清潔牙齒的各個面、舌苔及口腔粘膜 (預防口腔感染),并確保漱口徹底,避免誤吸(安全操作)。溫熱的毛巾再次仔細清潔面部,尤其注意眼角分泌物和耳后(個人衛生規范)。在護工耐心、規范的協助下,整套晨間個人衛生流程一絲不茍地完成,讓老人在晨光中煥發清爽。
待老人穿戴整齊,在護工的必要支撐下安全轉移至床邊椅或輪椅坐穩(防跌倒措施),神情放松,房間也已按規范整理完畢:床鋪平整無皺褶 (預防壓瘡環境),地面無障礙物 (防跌倒環境),室溫調節適宜。此刻,窗外的陽光灑滿房間。身體潔凈干爽,環境安全舒適——這些日復一日、嚴謹細致的清晨照護規程,正是護工們用專業、規范的雙手,為保障老人晚年生活的安全、健康與尊嚴,寫下的最扎實、最溫暖的序章。
這始于清晨六點的守護,絕非刻板的條框,而是融入專業規范與人文關懷的溫暖晨光。是日復一日,嚴格遵循安全與護理規范,用無比的細心、耐心和責任心,為生命寧靜的黃昏歲月,默默筑起的安心屏障與誠摯問候。